早在公元前1200年,古希臘人采用硫磺熏蒸的方法凈化空氣。
公元前322年前后,古希臘學者亞里士多得曾向亞里山大大帝建議,讓士兵飲用開水、掩埋糞便以防止疾病。
19世紀中晚期,葡萄酒還是醫療界不可缺少的醫藥用品,葡萄酒中含有酒精,當時葡萄酒作為西方內外科通用的消毒劑,拯救了很多人的生命。同時,在19世紀中晚期,微生物學和流行病學的發展促進了消毒學理論和實踐的發展。
從19世紀中葉到20世紀中期,消毒滅菌技術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,這一階段,可稱為消毒發展史的應用階段。
1820年,漂白粉問世,被用作感染創傷的治療和飲水消毒。
1839年,研制出碘酊,至美國南北戰爭之后,其消毒效果才被人們認識。
另外,苯酚也在1860年正式被用作消毒劑。
1904年,有人指出,甲、乙、丙、丁、戊醇有殺菌作用。
進入二十世紀的后期,消毒學的理論研究,方法研究、應用技術研究、以及新型消毒劑的開發研究層出不窮,不斷發展。目前常見的消毒劑主要經歷了4代的變革與更替。
第一代消毒產品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鈉,它的優點是消毒殺菌率很高,達到實際無毒標準(LD50>5000mg/kg),成本比較低。生活中常見的產品為84消毒液,84消毒液雖然消毒殺菌率很高,但是刺激性較大并具有很強的腐蝕性。
第二代消毒產品的有效成分為對氯間二甲苯酚(PCMX),它的消毒殺菌率較高,成本較高但有輕微毒性(LD50=3800mg/kg),有輕微腐蝕性。
第三代消毒產品,它的有效成分是單雙鏈復合季銨鹽,市面上多用于母嬰和寵物消毒,消毒殺菌率相對較低,無毒無刺激,可達到實際無毒標準(LD50>5000mg/kg),并且無腐蝕性,但細菌病菌易產生抗藥性。
第四代消毒產品,它的有效成分是二氧化氯。二氧化氯消毒劑是國際上公認的高效消毒滅菌劑。與傳統的消毒產品有效成分對人體會造成危害,刺激性強相比,二氧化氯是刺激性較小,相對無害。它可以殺滅一切微生物,包括細菌繁殖體,細菌芽孢,真菌和病毒等,抗藥性較低,具有消毒殺菌、去除甲醛、清除異味、凈化有毒物質的功能。
最新一代的消毒產品則是含銀消毒產品,銀有卓越的抗生素及滅菌作用,能夠殺滅生活中大部分的細菌真菌,還能有效消滅百余種病菌。銀特殊之處在于能夠在物體表面形成銀離子層,達到長效抑菌的目的。并且銀對人體無毒無害,對皮膚和粘膜均沒有刺激性,在醫療上已經得到證實與推廣。
掃描二維碼 關注我們
微信號 : 八谷銀
新浪微博:@八谷銀